佛门净地、月入过万: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「出家」

1

月入过万,朝九晚五,周末双休,没有KPI压力……

这样的工作,你心动吗?

不久前,浙江湖州法华寺发布的一则招聘启事,让不少网友大呼「想出家」。

文史资料整理专员、厨师、园林绿化维护员,三个岗位月薪皆近万元。

图片

引发热议的,是这份工作的另一个特点——

工作地点在寺庙。

佛门净地,与世无争,相比大多数公司严苛的KPI考核,这里更看重的是一个「缘」字。

消息一出,法华寺短时间内收到了大量简历,很多都是年轻人,「去寺庙工作」一时间成了网络热词。

图片

有人说,这是内卷的时代,而且没有退路,一旦参与进来就只能埋头向前。

在这个时代,哪怕你有一点松懈的想法,都要面对非常巨大的舆论与道德压力。

而从「丧文化」到「佛系」再到如今的「去寺庙工作」,我们不难发现——

这一届年轻人,不想再那么拼了。

2

即使是现在,很多人对寺庙仍有刻板印象——

晨钟暮鼓,打坐修禅,与外界隔绝,吃着粗茶淡饭,过着清苦、原始的生活。

但其实,现在的寺庙从未缺席过时代发展,寺里有许多工作人员,且岗位需求不可谓不繁杂。

这里需要厨师,清洁工,也需要新媒体运营、设计师、摄影师、会计、法务,甚至是短视频编导。

那么,在寺庙工作到底是一种什么体验?

作为一名禅寺的茶艺师,@净毅的工作主要是接待来访的茶客。

客人来访之前,做好茶室的清洁工作;

每隔一段时间,根据相对的节气,完成不同风格的插花,装饰三层茶室;

周末举行免费的禅茶课程,给客人讲解茶艺知识。

图片

没有客人的时候,就自己喝喝茶,看看书,精进一下茶艺知识。

在这里不存在加班,因为晚上九点之后茶室要清场,所有人必须回去休息。

净毅说,在寺庙工作让自己平静了很多,工作和生活合二为一,少了纷扰与隔阂。

每天要做的,就是享受时光流转带来的持续欢愉。

这是一个紧绷的时代,而寺庙好像是一座缓冲站,它能让人的生活回归慢节奏,得以察觉到平时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。

你觉得寺庙每天吃什么?是味同嚼蜡的素斋?还是化缘得来的百家饭?

都不是。

@留野锦里烧是一位摄影师,提起在寺庙的工作经历,她最先想到的是那儿的各色美食。

寺庙厨房有配菜、炒菜、凉菜、糕点厨师,每隔一段时间还会研发新菜品,满足大家的胃口。

图片

她的工作内容,就是给这些新菜品拍照。

没有条条框框,不会反复修改,工作时间也很自由,没事的时候她会在园子里闲逛拍照,去其他师兄那里蹭吃蹭喝。

对她来说,寺庙和外面的世界好像隔着一层屏障,待久了,心中全是喜悦与镇定。

而这种情绪价值,是很多工作所不能给予的。

说起去寺庙工作的年轻人,很多人读到过弘鑫。

半年前,他辞去了媒体工作,去了浙北一寺庙皈依入职。

在寺庙里,他的生活规律且治愈。

凌晨五点起床洗漱,然后和师父一起自然放松地走路,叫行禅。

在路上,师父会察言观色,用几句禅语让他放下心中包袱,并教授他「收心」窍门。

平时的他负责寺庙的图书管理,除了打扫图书馆和整理藏书,还兼职电影放映,文员。

从五点到晚上十点半,从晨露到明月,他能做比之前更多的事情,能看到比之前更多的风景,但他一点也不觉得疲惫。

进入寺庙没几天,弘鑫就倍感愉悦放松,犹如凤凰涅槃,对未来充满希冀。

图片

看完这些年轻人的经历,你是不是也心动了呢?

如今这个社会,很多人都急于证明自己。

为了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里显得不那么另类,他们主动给自己戴上「内卷」的标签,尽管内心蠢蠢欲动,却又不敢做出改变。

日复一日循环往复,只为证明自己没有掉队。

但今天,就有这样一群年轻人,他们不向谁证明什么。

他们是这个「内卷时代」的一朵奇葩。

3

高三时,弘鑫要去学相声,父亲以「断绝父子关系」为要挟,坚决反对。

这次他决定去寺庙工作,父亲再次一夜未眠。

因为在父母看来,弘鑫的这个决定是另类的,是不可理喻甚至是「不孝」的。

一边抱怨生活艰难,一边继续内卷,从父母「鸡娃」到「996」再到985毕业生找不到工作,这个时代一直紧绷。

「焦虑」才是这个时代的主流。

图片

「你鸡娃,我鸡娃,我们一起考清华」,如今的内卷,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。

作为父母,恨不得在幼儿园就想让孩子把初中的知识学会。

奥数、英语是标配,编程、C++也都安排上,孩子没报七八个兴趣班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。

曾经有一则笑话广为流传——

问: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1500够了吗?

答:在美国够了,在海淀肯定不够。

作为「鸡娃」代表地区,海淀只是一个缩影,无数家长正把孩子当成产品,在一天天的精进包装中剥夺孩子们的快乐与自由。

让玩具成为书桌上的题海,把成长搞成军备竞赛。

而等孩子们走出校园,又要接受「996」的熏陶,被加班文化封锁,继续消耗着对生活的热情。

这样的生活,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?

面对这样的生活,我们是否要做出改变?

我们敢做出改变吗?

在纪录片《我的领导是法师》中,主人公慌慌也曾是996大军中的一员。

收别人的钱,听别人的差遣,干别人的活儿,听别人的要求。

我有想要坚持的东西,但是客户并不认可,他们又无法给出明确的要求。

结果,整个过程就是不停地修改,我觉得这是非常没有意义的。

看到慌慌,我想起了最近读到的一个词汇,「城市新穷人」。

它泛指把经济因素排除在外,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意义,无法在付出中获得成就感的人。

日复一日的机械性没有愉悦感的工作,会让自己越来越负面,越来越消极。

慌慌不想这样继续下去了,所以她选择辞职,然后去寺庙工作。

图片

契诃夫说过:「我认为我休息一下是合法的。」

但现在,很多人不敢停下。

前段时间和朋友聊天,庆祝她晋升中层,但话语间她却满是失落。

她说,自己之所以有了今天,是无数个凌晨三点堆积而成的,「凌晨三点的夜晚」说起来很励志,但真的一点也不美。

晋升后的她更加焦虑,怕能力跟不上,怕辜负领导期望,每天都在失眠中度日。

为了别人、社会能持续给她正面反馈,她步履不停,连呼吸都是急促的。

当所有人都在前进,你的片刻休息就会变成一种罪孽。

所以大家都在拼命,无效的比拼开始胁迫你交出生活的绝大多数时间,「为了卷而卷」。

我们的生活真的本该如此吗?

4

辞去大厂工作,去寺庙上班的慌慌开玩笑地说——

我不想满足父母的任何期待。

学习、考试、工作、继续着永远没有尽头的竞争,满足着父母的期待,消耗的却是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和期待值。

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追求,在父辈的观念里,美好的生活可能是好工作,好婚姻,那如今的年轻人为何不能重新定义美好?

慌慌的想法,代表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他们不想在时代的沼泽里继续沉溺了。

可能不会去寺庙工作,也不会远离充满竞争的职场,但他们对待生活的方式,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。

他们拒绝「内卷」,但也不会「躺平」。

他们寻找的,是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状态:

继续努力,但动力一定要是自我驱动;好好生活,也要寻找到自己的意义。

就像日剧《我,定点下班》中的主人公东山结衣一样。

她到点下班,绝不拖沓,同事对她的举动嗤之以鼻,但她有自己的解释。

相比让自己疲惫的工作,下班后吃一顿小笼包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安慰,为了工作而牺牲自己的生活,她觉得不值。

图片

但其实,东山结衣并没有在工作上懈怠。

按时下班的东山结衣,是先努力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,毕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了工作,才能坦坦荡荡地按时下班。

这个时代很焦虑,所以我们更要找到适合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。

美好生活的前提,永远都是自由,不管我们工作多忙多累,最不能忘记的一定是回归自我。

恰如弘鑫师父的那句话——

活成最想要的自己,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你;

成为自己最想要的人,不要和别人比较,活出自己最理想的状态,寻找自己的价值和意义。

一起点个「在看」吧,希望我们多能自由、随性,过张弛有度的人生!